隨著實驗室人力成本的上升、對玻璃器皿清潔度要求的提高,因此
實驗室玻璃器皿清洗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青睞。實驗室清洗機不僅讓可復制、可追溯的高效清洗成為可能,也讓實驗人員從繁重重復的清洗工作中脫身。
實驗室器皿帶來的成本消耗:
1、實驗失敗產生的費用
無論是高校實驗室,還是科研院所、或是第三方檢測實驗室,其目的都在于實驗的效率與準確性,排除實驗人員的操作因素,其中基礎且重要的便是實驗瓶皿的潔凈程度,一個未清洗干凈的瓶皿導致的一項數據的不準確,甚至會導致整個實驗課題的重做,實驗中的樣品、試劑等等成本額外消耗便由此產生了。
2、水電費消耗
通過測試,以清洗68位200ml容量瓶為例,人工清洗則需要80-90L,洗瓶機(通用模式)的水量耗費為60L,耗電量在3-4度上下,即使全天候(10小時)運作。一個月的消費也只在1000元左右。
3、破瓶率與潔凈度
經過測試,實驗室玻璃器皿清洗機清洗的破瓶率在0.1%,程序化的清洗程序,潔凈度完全可以保證,而對比人工清洗,大量瓶皿一起清洗,并使用毛刷等清洗方式,破瓶率較高,且人工清洗時對漂洗次數、清洗劑使用量等等都無法完美掌控,極易導致清洗結果參差不齊或看似洗凈但仍有部分殘留物仍留于瓶內。從而導致不必要的額外成本損耗。
綜上所述,一個小小的瓶皿,給實驗室帶來的額外成本消耗還是很高的,其主要原因仍是瓶皿清洗的潔凈度問題。而使用標準化的實驗室玻璃器皿清洗機進行清洗,通過對潔凈度與效率的保障,便能大幅度降低額外成本。